近日,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的“2022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正式公布,由廣州市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與廣州市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編制的《廣州市嶺南特色建筑設計指引》 從922份申報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其中我院主編了《嶺南建筑基因手冊》。
· 廣州市嶺南特色建筑設計指引 ·
指引手冊通過對不同時期典型嶺南建筑案例的收集整理,對嶺南建筑的特征要素進行提煉與梳理,總結嶺南建筑的特征精髓,梳理其基因演化過程,挖掘嶺南建筑創作的文化內涵、思想構成以及包含的特性,并預測嶺南建筑在當下的發展趨勢,為后文提出的控制原則與設計指引提供依據,最終實現嶺南建筑文化的有效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提升廣州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質與魅力。
嶺南傳統建筑群
嶺南建筑具有濃郁的嶺南地域文化特色,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身兼具地域性、文化性與時代性的獨特建筑風格。嶺南建筑以其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中國建筑藝術中獨樹一幟,不論是獨立發展期和百越文化圈期,與中原建筑文化融合時期,還是廣采外來建筑文化的近現代,嶺南建筑都形成了明顯區別于中國其他地域的文化特征。
我們利用歸納法、對比分析法,用點、線、面的方法對嶺南建筑基因進行研究和梳理,嶺南建筑作為“面”,其發展的歷史和背景作為“線”,具有嶺南特色的建筑空間和元素作為“點”,對嶺南建筑基因做系統性的研究和分析。
通過本次對嶺南特色建筑基因的梳理,為廣州市城市空間塑造及嶺南特色建筑形式提供有效引導與管控,同時也為廣州城市的嶺南特色風貌、嶺南文化傳承等提供借鑒作用,有利于保護和發展廣州嶺南地域文化特色、嶺南建筑風格等“基因”,增強嶺南特色文化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力,弘揚發展嶺南特色建筑,推進嶺南文化建設,豐富嶺南建筑創作。
自成立伊始,廣州市設計院就肩負傳承發揚嶺南建筑文化的使命和繁榮廣州城市建筑創作的重任。首任院長林克明,同時也是廣州市建筑工程局副局長。主持設計了廣東科學館、廣州體育館、廣州火車站等百余項優秀建筑作品,為廣州城市建設做出重大貢獻。首任總工程師佘畯南,是現代嶺南建筑創作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包括國內首座自行設計的五星級酒店白天鵝賓館、載入國內建筑學教科書的“庭院式劇院”廣州友誼劇院、受到原聯邦德國輿論高度贊譽的中國原駐聯邦德國大使館等,還參與毛主席紀念堂設計工作。在林克明、佘畯南等嶺南建筑開拓者的領導下,為推動嶺南現代建筑的發展過程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國內建筑設計領域形成了比較廣泛的影響力。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是風景園林以及建筑領域最高獎項之一,旨在鼓勵風景園林行業以及建筑行業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對風景園林領域的科技投入,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工程施工技術和行業整體科技水平,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該獎項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備案的重量級評優獎項,納入《社會科技獎勵名錄》。
獲獎人員:汪進、鄭啟皓、余倩雯、黎家驥、王霖、鄧瑋、劉名瑞、區惠霞、孫海剛、涂文、王煒航、簡維、郭萌、古美瑩、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