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設計院(GZDI)的原創設計方案“生命動脈 · 禪醫之核”在佛山市禪城區人民醫院總院建設項目勘察及初步設計招標中勝出,被確定為中選實施方案。該項目位于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禪西大道與濱江路交接地塊,建筑規模21.18萬㎡,設置床位1000張。項目將建設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南側主形象面低點效果圖
01 巧妙的形體扭動與錯位布局、達到最佳景觀及通風效果
規劃采用雙塔樓的布局模式,將住院塔樓置于景觀資源較好的南側,感染性疾病中心塔樓設置在西北側,處于下風向,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同時,將兩座塔樓東西錯位,以最大化利用南側河涌景觀資源。門診部和醫技部分別排布于地塊的西側和東側,以相互連通的建筑形體和中央核心庭院組織復雜的醫院功能。以內凹弧線形成友善的城市界面,形成廣場及綠地。
02 生命動脈,高效有機的功能組織
有機的建筑形體如同人體動脈血管,相互連通,將復雜的建筑功能通過互聯互通的建筑形體進行巧妙組合,高效運作。
南側主形象面低點效果圖
03 禪醫之核,高端綠色的共享中庭
建筑形體圍繞共享中庭交錯穿插,如同人體的心臟中樞,聯系門診、醫技等功能空間,中庭既作為空間的核心,也是景觀的核心,為醫院提供高質量的就診空間。
生態綠島
04 采用曲線一體化設計手法、展示現代智慧醫院整體形象
構建互聯網智慧醫院
05 多維度交通連接系統
在原有交通體系中,禪西大道高架上的車輛僅能通過輔路、多次掉頭到達醫院門診入口,流線繁瑣。設計方案在滿足原交通基礎上,創造性引入”TOD+H“理念,結合醫院復雜的功能流線需求,打造高效便捷的就醫交通系統:通過從高架橋引出高架輔路,與醫院西側三層平臺接駁,形成立體落客區,患者可直接進入醫院門診部三層就診,方便快捷。同時,在醫院內設計立體交通體系,城市車輛可從地面車庫入口進入地下一層接駁區,通過車行環線到達醫院各個功能區,實現人車分流。
西側入口低點效果圖
本項目設計植根佛山禪城區,通過對地域文化的吸收提煉,并與先進醫療設計理念相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禪城區人民醫院總院,項目的建成將完善佛山禪城區的醫療布點,為禪城區人民健康生活保駕護航。